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北京 1007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刘兵,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针灸经典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E-mail: doctorliubing@yeah.net
收稿日期:2022-10-24,
纸质出版日期:2023-03-30
移动端阅览
刘兵, 刘存志. 基于身形理论的腧穴配伍规律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46(3):306-309.
LIU Bing, LIU Cunzhi. Discussion of acupoint compatibility rules based on body part theory[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 46(3): 306-309.
刘兵, 刘存志. 基于身形理论的腧穴配伍规律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46(3):306-309.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3.003.
LIU Bing, LIU Cunzhi. Discussion of acupoint compatibility rules based on body part theory[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3, 46(3): 306-309.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3.003.
本文通过对脏腑病、经络病、相类病症腧穴配伍及特殊腧穴配伍与人体身形部位关系的总结,发现不同类别病症的腧穴配伍呈现一定的身形分布规律;特殊腧穴配伍,其彼此之间也显示出身形部位的一致或对应关系。身形理论研究为针灸临床选穴、配穴及探寻更多“有效刺激”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并可充实、完善既有的针灸理论体系。
By summar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parts of human beings and the acupoint compatibility of
Zangfu
diseases
meridian diseases
similar diseases
as well as special acupoint compatibility
it was found that: (i) the matched acupoints for tre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diseases show a certain body part-distribution pattern; (ii) acupoints of special acupoint compatibility also display a consistent or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on body parts. The study of body part theory provides a wide range of ideas for acupuncture treatment to select or match acupoints
supports the search for more "effective stimulation" and it can also enrich and improve the existing acupuncture theory system.
中国针灸学会 . 中国针灸学学科史 [M]. 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1 : 25 .
赵京生 . 另一种对称:论腧穴部位与主治关系的规律 [J]. 中国针灸 , 2005 , 25 ( 5 ): 366 - 368 .
刘兵 . 针灸身形理论研究意义探讨:基于传统理论科学表达的思考 [C]//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针灸大科学研究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 . 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41 - 44 .
刘兵 , 张维波 . 躯体“三阴三阳”分域与针灸效应 [J]. 中国针灸 , 2019 , 39 ( 11 ): 1239 - 1243 .
梁爽 , 陈泽林 , 陈波 , 等 . 《黄帝内经》中腧穴配伍理论及特点探析 [J]. 上海针灸杂志 , 2015 , 34 ( 7 ): 600 - 602 .
高树中 . 一针疗法《灵枢》诠用(修订版) [M]. 济南 : 济南出版社 , 2007 . 79 - 85 .
黄龙祥 , 黄幼民 . 针灸腧穴通考:《中华针灸穴典》研究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 4 .
刘兵 . 针灸多维视角辨治理论探讨 [J]. 中国针灸 , 2017 , 37 ( 6 ): 653 - 657 .
杨维杰 . 董氏奇穴穴位诠解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8 : 182 - 184 .
韩晓辉 , 王真真 . 针刺“鱼肩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例即时止痛效果观察 [J]. 中国针灸 , 2016 , 36 ( 10 ): 1082 .
邱雅昌 . 董氏(正经)奇穴实用手册 [M]. 2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9 : 77 - 79 .
赵百孝 . 从输穴的主治特点谈五输穴原理 [J]. 中国针灸 , 2004 , 24 ( 6 ): 417 - 419 .
哈丽娟 , 李铁 , 王富春 . “同功穴”探析 [J]. 中国针灸 , 2015 , 35 ( 12 ): 1263 - 1265 .
石云舟 , 单纯筱 , 王富春 . 影响腧穴配伍的关键因素:选穴 [J]. 中国针灸 , 2015 , 35 ( 10 ): 1025 - 1027 .
曹石波 . 十二井穴在治疗发热性疾病中的疗效观察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2018 , 5 ( 80 ): 34 .
蒋艳红 , 李敏清 , 许一吟 . 探讨十宣穴对发烧患者的作用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 2020 , 5 ( 24 ): 52 .
耿霞 . 十宣放血为主治疗高热 [J]. 中国针灸 , 2003 , 23 ( 8 ): 466 .
曾天笑 , 梁靖蓉 , 郝晓敏 , 等 . 井穴与十宣穴源流及其关系探析 [J]. 中国针灸 , 2020 , 40 ( 5 ): 553 - 556 .
杨维杰 . 董氏奇穴原理解构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8 : 37 - 38 .
刘兵 . 非穴的效应:基于传统针灸理论的分析 [J]. 中国针灸 , 2019 , 39 ( 2 ): 161 - 165 .
曹奛 , 路玫 . 以象释医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 : 130 - 235 .
朱兵 . 系统针灸学:复兴“体表医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5 : 103 - 105 .
赵京生 . 从应用角度检视针灸理论 [J]. 中国针灸 , 2017 , 37 ( 10 ): 1115 - 1118 .
0
浏览量
303
下载量
2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