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纸质出版日期:2005,
移动端阅览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4):4-93.
BEIJING UNIVERSTIY OF CHINESE MEDICINE[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5,(4):4-93.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4):4-93. DOI:
BEIJING UNIVERSTIY OF CHINESE MEDICINE[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5,(4):4-93. DOI:
<正>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科创建于建校初期
并于1981年和1991年分别被批准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
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为国家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与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诊断学名牌课程建设单位
先后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单位
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证候病理生理三级科研实验室、中医藏象理论研究室单位。2003年度中医诊断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在原学科带头人杨维益教授、季绍良教授的带领下
学科形成了高学历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本学科现有教师10人
年龄结构50岁以上1人
40-49岁5人
30-39岁3人
30岁以下1人;职称结构教授5人
副教授2人
讲师2人
助教1人;学位结构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
博士在读1人
具有硕士学位者2人
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教师梯队;二名教师获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荣誉称号
一名教师博士学位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本学科有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在证候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方面形成特色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证候动物模型
通过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层次
揭示常见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在病证相关性研究方面
对证候在疾病中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及症状与证候相关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
结合文献<正>整理与临床流行病学方法
并引入实验室指标
研究常见中医证候的规范化与客观化。“中医证候学”被确定为“十五”“211工程”重点项目
以带动本学科的发展;各研究方向由项目团队成员王天芳、梁嵘、李峰、李宇航、顾立刚等教授牵头并均有相应的科研项目为支撑
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和取得一定科研成果。
0
浏览量
78
下载量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