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3 11

      “中医药防治风湿病”专题

    • 郭子嘉,陈峰,刘峻铭,鄢泽然,徐愿
      2023, 46(11): 1481-1489.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01
      摘要:目的分析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FMS的中医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4月—2023年4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148例FMS患者,观察疼痛诱发和加重因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和FMS其他主要症状,分析证候特征。结果148例FMS患者中,因劳累、情绪刺激和气候变化诱发疼痛者分别占52.0%、48.6%和39.2%,因劳累、情绪刺激和气候变化加重者分别占64.9%、49.3%和54.1%;轻度、中度和重度疼痛分别占11.5%、47.3%和41.2%;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和中轴部位疼痛分别占89.2%、88.5%、90.5%、86.5%和93.2%,其中,以背部、腰部、右肩胛带区、右上臂和左肩胛带区疼痛较常见,分别占84.5%、81.8%、76.4%、75.0%和75.0%;重痛、酸痛和胀痛分别占69.6%、63.5%和52.7%。常见症状中,有疲劳、睡醒后仍觉疲乏、认知损害、睡眠障碍、情绪障碍、慢性头痛的患者分别占95.9%、91.2%、67.6%、88.5%、93.2%、71.6%;合并偏头痛、肠易激综合征和骨关节炎的患者分别占29.1%、16.9%和14.2%。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将FMS归纳为肝郁化火证(98.6%)、脾虚湿蕴证(95.3%)及肝肾不足证(16.9%)3类,而且FMS患者常表现为多种证候叠加,肝郁化火合并脾虚湿蕴证最常见(77.7%)。结论FMS患者常出现疲劳和情绪障碍,易受劳累、情绪刺激和气候变化诱发加重,肝郁化火-脾虚湿蕴证是最常见的证候类型。  
      关键词: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特点;横断面研究;肝郁化火;脾虚湿蕴;肝肾不足;中医证候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08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陈嘉琪,杨建英,张燕,吴子华,张曦亚,贺倩,罗静,陶庆文
      2023, 46(11): 1490-1498.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02
      摘要:目的评价补肾清热润燥汤(生地黄、麦冬、石斛、牡丹皮、淡竹叶、连翘、桑叶、砂仁)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阴虚燥热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3年1月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就诊的PSS阴虚燥热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以补肾清热润燥汤治疗,对照组予以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疗程12周。比较2组患者口干、眼干、疲乏、肢体疼痛、整体干燥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疾病活动指数(ESSDAI),唾液流率,Schirmer试验,免疫炎症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96例PSS患者,每组48例。治疗12周后,试验组口干VAS评分、眼干VAS评分、整体干燥症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治疗12周后,口干VAS评分、眼干VAS评分、ESSPRI、整体干燥症状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Schirmer试验结果、SF-36中健康变化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均P<0.01)。对照组治疗12周后,疲乏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血清IgA、C3、C4、SF-36中健康变化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试验组仅见1例腹泻及1例稀便,对照组见1例皮疹及1例皮肤颜色变黑。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清热润燥汤能够有效改善PSS阴虚燥热证患者的口、眼干燥等症状,增加泪液分泌量,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阴虚燥热证;补肾清热润燥汤;硫酸羟氯喹;随机对照试验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09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丁久力,郭小静,刘维,卡玉秀,陈婌娟,杨晓砚
      2023, 46(11): 1499-1504.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03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对称性、侵蚀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为多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后期可出现关节畸形、系统受累等表现。络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之一,络病指因络脉感受邪气,气血运行失调,影响经络、四肢、脏腑正常生理功能而引发的各类疾病。近年来,络病理论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虫类药物擅长搜风走窜、入络搜剔,其功效大致可分为活血化瘀通络、祛风通络止痛、补益培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虫类药物可从多角度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如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抗凝血、抗氧化、改善骨代谢、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新生等。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虫类药物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以期拓宽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思路。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络病理论;虫类药物;中医药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09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朱文,汪悦
      2023, 46(11): 1505-1509.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04
      摘要:风湿性多肌痛以颈部、肩部及髋部肌肉疼痛和僵硬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疾病进展常可合并血管病变,继而出现动脉炎性表现。风湿性多肌痛可归属于中医学“肌痹”范畴,若辨证准确,于早期干预疗效较好。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可从“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认识其病机的演变规律。风湿性多肌痛的发病责之于内外合邪,外感邪气为标、湿热内蕴为本,总因卫分之邪郁闭肌表,郁热不解渐传营血而成瘀热入络之证。针对本病及其变证,可进行分期论治,急性期外透内清,以祛邪为主;缓解期和解表里,以缓图收功;变证期以象之谓,凉血化瘀为务;此外,因其具有迁延性、反复性和难治性的特点,贵在效不更方,有方有守,持之以恒。  
      关键词:风湿性多肌痛;内外合邪;湿热在经;瘀热入络;分期论治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09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理论研究

    • 程艳彬,陆萍,朱清广,孔令军,吴志伟,房敏
      2023, 46(11): 1510-1516.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05
      摘要:慢性疼痛迁延难愈,常伴随抑郁、焦虑等痛情绪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备受关注。本文基于《黄帝内经》“聚沫则为痛”理论对慢性疼痛的病因病机进行阐释,阐明推拿治疗慢性疼痛的中医学内涵,并对推拿治疗慢性疼痛和痛情绪“身心同治”的独特优势进行总结,以期通过对骨关节疾病“聚沫则为痛”理论的探讨为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关键词:聚沫则为痛;慢性疼痛;痛情绪;推拿;身心同治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08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夏淑洁,米丽芬,沈姗怡,王桐,江铭倩,李灿东
      2023, 46(11): 1517-1522.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06
      摘要: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聚集发病为特点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其中,向心性肥胖是代谢综合征重要的始发因素与临床表现,而肠道菌群失调会诱发代谢性炎症及胰岛素抵抗,其介导的脂代谢紊乱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痰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病理因素,并与肠道菌群失调、脂代谢紊乱相关。本文从“肠道菌群-脂代谢”角度系统梳理代谢综合征痰证的病理机制,并提出代谢综合征痰证与肠道菌群介导的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将两者联合分析并结合机器学习等方法可从整体上探索代谢综合征痰证的生物学基础,并对其进行微观辨证,可为代谢综合征痰证的科学内涵和干预靶点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痰证;微观辨证;肠道菌群;脂代谢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19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徐梦娇,晏军
      2023, 46(11): 1523-1528.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07
      摘要:气分、血分、精分三维层次辨治观体现了疾病由脏腑功能失调到组织结构损伤乃至脏腑功能衰竭的演变规律,其可以更好地阐释疾病发生、进展的动态过程,在内科疾病的辨治中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间质性肺疾病属于临床难治性疾病,初病在气,后及营血,久耗肺精。气之宣降不畅,初累肺气为先;血之瘀痹凝涩,延及肺络为后;精之暗耗戕伐,深入肺之形质。间质性肺疾病作为慢性进展性疾病,由最初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的气分证进展到以器质性结构损伤为特点的精分证,其病理、病位的动态发展贯穿了气分、血分、精分。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血、精失用相关,本文基于气分、血分、精分三维层次辨治观探析间质性肺疾病病机由浅入深的动态发展,为辨治间质性肺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间质性肺病;气、血、精;层次辨治;动态发展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22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实验研究

    • 赵靓,向世勰,谢治深,王潘,石贤聪,王佳俊,段亚飞,张振强,陈洁,徐江雁,张效威
      2023, 46(11): 1529-1540.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08
      摘要: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熟地黄、黄芪、山萸肉、丹参、大黄、鬼箭羽、血竭)对db/db小鼠足细胞及小鼠肾足细胞MPC-5焦亡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糖尿病肾脏疾病足细胞焦亡改善足细胞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①体内实验。以db/db小鼠(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及同窝对照db/m小鼠(对照组)为研究对象。db/db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除模型组外,其余4组分别按照每日1.0、2.5、5.0 g/kg剂量给予益肾通络方及10 mg/kg缬沙坦灌胃,模型组及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治疗8周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肾脏组织中足细胞数量与形态变化情况;对肾脏组织进行TUNEL染色,同时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标记足细胞标志蛋白Wilms瘤基因1(WT-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1)、焦孔素D(GSDMD)mRNA及蛋白表达和激活情况。②体外实验。以糖基化终末期产物(AGEs)诱导的小鼠肾足细胞MPC-5为研究对象,利用CCK-8法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技术,评价细胞成活率及细胞膜完整性;利用Q-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MPC-5细胞中NLRP3、CASP1、GSDMD的mRNA及蛋白表达和激活情况。结果①体内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脏足细胞足突出现融合,基底膜明显增厚,肾脏组织TUNEL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增加,WT-1阳性表达率下降,血清中IL-1β、IL-18含量增加,NLRP3、CASP1、GSDMD、IL-1β及IL-18 mRNA表达上调,NLRP3蛋白表达上调,CASP1、GSDMD被激活(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肾通络方不同剂量干预后,肾脏组织的足细胞损伤情况缓解,肾脏组织TUNEL阳性细胞明显减少,血清中IL-1β、IL-18含量下降,NLRP3、CASP1、GSDMD mRNA表达下调,NLRP3蛋白表达下调,CASP1、GSDMD通路蛋白激活被抑制(均P<0.05)。②体外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PC-5细胞活性下降,LDH释放增加,NLRP3、CASP1、GSDMD、IL-1β及IL-18 mRNA表达上调,NLRP3蛋白表达上调,CASP1、GSDMD被激活(均P<0.05);给予益肾通络方作用后,足细胞损伤情况改善,LDH释放率下降,NLRP3、CASP1、GSDMD mRNA表达下调,NLRP3蛋白表达下调,CASP1、GSDMD通路蛋白激活被抑制(均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可能通过抑制NLRP3/CASP1/GSDMD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足细胞焦亡的发生,进而发挥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小鼠足细胞损伤的作用。  
      关键词:益肾通络方;糖尿病肾脏疾病;足细胞;细胞焦亡;胱天蛋白酶-1;小鼠肾足细胞;db/db小鼠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2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叶紫梦玮,徐冰蕊,赵祎,莫芳芳,张毅,方心,华静,隋芯,高思华,赵丹丹
      2023, 46(11): 1541-1553.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09
      摘要: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小檗碱及其联合应用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42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肥胖小鼠模型。将符合肥胖标准的32只肥胖小鼠任意分为4组:对照组、人参皂苷Rb1组(20 mg/kg)、小檗碱组(50 mg/kg)、人参皂苷Rb1+小檗碱组(人参皂苷Rb1 20 mg/kg +小檗碱50 mg/kg),每组8只。连续灌胃给药8周,给药期间小鼠继续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每周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每2周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实验结束后留取粪便,进行16 S rDNA测序,观察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人参皂苷Rb1组、小檗碱组和人参皂苷Rb1+小檗碱组第4~6周小鼠体质量降低,第4、6、8周小鼠空腹血糖降低(均P<0.05)。人参皂苷Rb1组、小檗碱组和人参皂苷Rb1+小檗碱组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生态失调均改善,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值增加,脱铁杆菌门、小螺菌属、螺杆菌属、多尔菌属、瘤胃球菌属和臭气杆菌属等有害菌群的相对丰度降低。结论人参皂苷Rb1、小檗碱及其联合应用可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质量,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有关。  
      关键词:人参皂苷Rb1;小檗碱;肥胖;肠道菌群;小鼠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26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临床研究

    • 梁庆顺,刘昀玮,李安香,卢绮韵,陶一鸣,刘振杰,罗露露,吴丽燕
      2023, 46(11): 1554-1560.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10
      摘要:目的探讨消渴痛痹方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剔除脱落病例后,对照组31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观察组给予消渴痛痹方,治疗10周。主要评价指标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简明疼痛量表(BPI-DPN)评分,次要评价指标为疼痛11点数字评分法(NRS-11)评分、睡眠干扰评分日记(DSID)评分、患者总体印象变化(PGI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PI-DPN评分总有效率为75.9%,高于对照组的54.8%(P=0.019);PGIC评分总有效率为44.8%,高于对照组的9.7%(P=0.002);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为58.6%,高于对照组的41.9%(P=0.049)。观察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出现头晕、嗜睡、双下肢无力等不良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痛痹方能明显改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消渴痛痹方;普瑞巴林;神经功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简明疼痛量表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26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原梦飞,沈晓旭,翁洁琼,张晶芳,沈星辰,翁雅逸
      2023, 46(11): 1561-1573.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11
      摘要:目的鉴定速效救心丸干预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探讨速效救心丸相关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在东直门医院等接受义诊的患者和健康人,试验组纳入30例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对照组纳入30名健康人。利用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采用多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的前2个主成分的VIP值,结合单变量分析差异倍数和P值筛选差异代谢物,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代谢物18种,其中,4-羟基肉桂酰亚胺、胆绿素-Ⅸ-β、2-亚甲基谷氨酸等代谢物含量低于健康人,左旋肉碱、维生素BT、胍丁胺、柠康酸、鸟嘌呤、薄荷脑等代谢物含量高于健康人。对比试验组患者服用速效救心丸治疗前后的21种差异代谢物,治疗后细菌叶绿素a、植物鞘氨醇、4-氧视黄醇、神经酰胺、1-甲基鸟嘌呤等代谢物含量较治疗前下降,6-酮前列腺素E1、树脂毒素、前列腺素G2含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代谢物质的异常变化提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可能存在氨基酸、脂质、视黄醇、嘌呤、卟啉和叶绿素、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血清素能突触等多种代谢途径的紊乱。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与健康人体内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速效救心丸具有双向调节体内血清代谢物的作用,从而发挥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屏障、改善血脂水平、增加血管内皮功能的稳定、减轻组织细胞炎症反应、抗氧化等作用。  
      关键词:速效救心丸;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质谱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27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庄明月,刘青武,田子园,钟施怡,杨顶权
      2023, 46(11): 1574-1581.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12
      摘要:目的探究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2月中日友好医院毛发医学中心收治的1 000例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中医症状调查表收集四诊信息,使用Excel软件和SPSS 26.0软件进行描述性频数分析、因子-聚类分析和卡方检验,归纳出主要中医证候及症状分布规律。结果1 000例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中,按频数统计,排在前5位的症状依次为:头皮出油(94.6%)、头皮脱屑(73.0%)、头皮瘙痒(71.2%)、情志抑郁(67.5%)、倦怠乏力(66.3%)。根据因子-聚类分析得出的4种中医证候依次为湿热内蕴证(34.6%)、肝郁脾虚证(28.7%)、血热风燥证(22.2%)、肝肾亏虚证(14.5%)。20~<30岁患者以湿热内蕴证为主,30~<40岁患者以肝郁脾虚证为主,40~<50岁患者以湿热内蕴证为主。30~<40岁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雄激素性秃发以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为主,不同年龄段的证候分布存在差异。因子-聚类分析结果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中医证候,对男性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辨证论治具有参考性。  
      关键词:雄激素性秃发;中医;证候;因子-聚类分析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28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刘玉娟,冉姗,陈志东,施晓琳,黄海茵,方忠宏
      2023, 46(11): 1582-1586.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13
      摘要:近年来,关于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报道日益增多,给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文献数据库中有关中药药物性肝损伤报道的概况,论证中药药物性肝损伤报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为中药药物性肝损伤的合理报告程序提出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已发表的中药药物性肝损伤研究报告中存在中药药源信息不全,无合并用药、饮酒、服用保健品史关联分析等问题,报告程序明显违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基本原则,导致目前中药药物性肝损伤过度报道。此外,为明确病因药物,本文提出中药相关药物性肝损伤的定义,并建议制定中药相关药物性肝损伤的规范化报告程序方案。本文在厘清药物性肝损伤的真实病因基础上,通过参考国内外规范的处置不良反应报告规则和程序,规范中药相关药物性肝损伤报告程序,进一步优化中药的临床应用,以促进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医;中药;药物性肝损伤;药物不良反应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4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思路与方法

    • 崔月华,韩斐
      2023, 46(11): 1587-1591.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14
      摘要:儿童孤独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精神及行为障碍疾病。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提出“虽有声而不能言,又能咽药,此非失音,为肾怯”。本文基于钱乙“肾怯失音”理论,试将其引入儿童孤独症的证治探究,结合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及儿童孤独症相关症状,基于中医学异病同治、整体观念等思维,提出儿童孤独症病机为肾阴不足、肾精亏虚,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创立六味地黄丸,用以治疗小儿肾怯相关疾病。本文根据儿童孤独症病机并结合钱乙六味地黄丸分析探讨儿童孤独症的治则治法,从中医学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儿童孤独症,期望寻找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开拓中医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思路。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肾怯失音;六味地黄丸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45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贾博超,魏佳俐,成涛,薛文静,段城林,胡元会
      2023, 46(11): 1592-1598.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15
      摘要:心脾相关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五脏一体观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Hp)可通过诱导异常炎症-免疫反应、破坏肠道菌群而影响脑-肠互动、增加血液黏度等多种机制影响心房颤动的发生与进展。本文从心脾相关理论入手,认为“营卫失充、菌邪外袭”“营卫失谐、心神异常”“营卫失行、气血失和”“营卫失制、心脾互伤”是Hp诱导心房颤动发病与进展的病机基础及演变过程,而营卫的“失充”“失谐”“失行”“失制”均归属于“营卫失和”的范畴,“营卫失和”作为核心病机贯穿始终。本文从“心脾同调,营卫和合”视角,探析自Hp感染之始,至其诱导心房颤动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辨证论治,以期为心房颤动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心脾相关;营卫和合;幽门螺杆菌;心房颤动;病机;治疗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47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孟令涵,陶婧娜,王修丰,徐春军
      2023, 46(11): 1599-1604.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16
      摘要:胆汁淤积性瘙痒是一种常见的肝系疾病,是由于肝内或肝外原因导致胆汁流动障碍、胆汁淤积造成的瘙痒,属中医学“痒风”范畴。本文基于中医学“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理论,深入探讨胆汁淤积性瘙痒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本文认为其病机包括湿热蕴结、蒸灼于外,血虚生风、燥伤腠理,以及瘀血阻络、肌肤不荣。治疗视疾病的外在表现以度其内在病机,治法包括清解湿热、凉血调神,方选龙胆泻肝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等;滋阴养血、祛风润燥,方选四物汤、当归饮子、滋燥养荣汤之类;以及活血通络、调和阴阳,方选桃红四物汤、大黄䗪虫丸之属。此外,患者的心理症状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需被重视,治疗时应清心凉血、安神定志。风药在瘙痒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荆芥、防风等。治疗当重视诸“内”与诸“外”之整体性,唯是始能解疾病之忧,轻患者之疾苦。  
      关键词: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胆汁淤积性瘙痒;中医药治疗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48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雷舒扬,王丽颖,朱爱松
      2023, 46(11): 1605-1610.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17
      摘要: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冠心病伴发抑郁状态的“双心”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其核心病机要素可以概括为“虚、郁、毒”,即因虚致郁、因郁化毒、因毒损心。其中,“虚”主要责之于心胆气虚,为发病的根本内因;“郁”既包含广义的气机郁滞,又包含狭义的情志三郁(怒郁、思郁、忧郁),为病情进展的关键因素;“毒”为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蕴久化生的“伏毒”,并在情志之郁的影响下暴发,继而损伤心脉、败坏形质,造成不可逆的心功能损伤,为冠心病伴发抑郁状态的最终结局,并以益气强心、调神壮胆,理气解郁、加强意疗,痰瘀毒同治、透达血脉为主要治法,以期为临床诊治冠心病伴发抑郁状态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冠心病伴发抑郁状态;心胆气虚;情志三郁;内生毒邪;毒损心脉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5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针灸推拿

    • 陈天竹,邹忆怀,张勇,任毅,陈天岩,吴康,陈琛,史昕玥,张慕昭,许天骄,马任钊,徐梦方
      2023, 46(11): 1611-1615.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18
      摘要:“一气周流”学说以《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的阴阳气化理论和五脏气机升降理论为基础,在脏腑层面呈现中土为轴、四象为轮的动态气机周流模式,在经络层面呈现阳明为枢、阳气主导的气血周流模式,对人体气血和畅、阴平阳秘、形神相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一气周流”学说,中风后偏瘫是由于土湿痰盛、营卫不足,肝肺失运、气虚血瘀,心肾失交、脑络受损,引起“阴升阳降”与“左血右气”的周流逆乱,进而痹阻经脉与脑络,发为形神合病之证。在临床针灸辨治中,针对实质性的“形伤”与功能性的“神伤”,应当调理阳明气机以健全形质、调和阴阳以恢复神质、调整四轮以和畅气血,从而恢复气机周流、实现形神同调,为提高中风后偏瘫的针灸疗效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一气周流;中风病;偏瘫;针灸;疗效;机制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53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血液与肿瘤

    • 李萍萍
      2023, 46(11): 1616-1622.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19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患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全球女性肿瘤相关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是我国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随着乳腺癌治疗的进展,中医药在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发挥独特优势,已成为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通过汇总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经验总结及诊疗共识,评述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期望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方向与思路。  
      关键词:乳腺癌;中医药;治疗;述评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56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 韩莹莹,李杰,朱广辉,许博文,曹璐畅
      2023, 46(11): 1623-1628.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11.020
      摘要:阳微阴弦是《金匮要略》对胸痹病因病机的阐释。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化学治疗(简称“化疗”)产生的心脏毒性可归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阳微阴弦对心脏毒性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肿瘤患者因病而虚、因药致虚的阳微之本是化疗心脏毒性发生的基本病机,痰浊、血瘀、药毒等阴弦标实是其发作或加重的病理基础。化疗期间,依据患者机体“阳气尚足—阳气渐虚—阳气衰败”及“阴弦不盛—阴弦渐盛—阳衰阴盛”等特点分析不同阶段心脏毒性的病机及临床特点,并以此提出以益气健脾防病生、祛痰化瘀阻其变、温阳利水培其本等治法分阶段论治,以期为中医药在化疗心脏毒性的防治中提供借鉴。  
      关键词:心脏毒性;化学治疗;不良反应;金匮要略;阳微阴弦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537860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2-0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