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3 9

      专家述评

    • 赵瑞华
      2023, 46(9): 1185-1194.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01
      摘要: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及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目前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基于此,对建立中医药特色的内异症诊疗策略提出了展望,包括建立地域特色的辨证论治依据、治疗方案及对现有指南进行补充完善;结合患者的体质与需求,建立以年龄分层的中医药慢病管理方案;注重患者的情志调节,治病的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在探究中西医协同治疗内异症最有效切入点及增效减副的中西医疗法搭配模式的同时,可借助有效或新型的科学技术手段,探索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的关键环节、作用靶点,深化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的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同时提出,可通过顶层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开展中医药治疗内异症的多中心、全国性规范化临床研究,以获得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药防治;临床研究;述评   
      3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13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 姜泉
      2023, 46(9): 1195-1203.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02
      摘要:风湿病是一类累及肌肉、骨骼、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等的免疫炎症性疾病。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治疗方法,在风湿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近40年来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理论、临床与机制研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总结,发掘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与优势,并提出对学科发展趋势的建议。  
      关键词:中医药;风湿病;优势病种;疗效评价;指南   
      1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13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中医药防治妇科疾病”专题

    • 魏绍斌
      2023, 46(9): 1204-1212.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03
      摘要: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炎性疾病,其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病情复杂,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药防治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具有独特优势和特色,急性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起到增效、补充替代和缩短病程的作用;后遗症期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及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效保护患者生育力。本文结合中医药防治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的思路与方法,提出针对该疾病的长期管理策略,以期进一步规范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疾病复发。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药防治;思路方法;长期管理策略   
      3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13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 孙小淳,谭丽,丁楠,沈丽,牛亚南,张婷婷
      2023, 46(9): 1213-1217.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04
      摘要:海派蔡氏妇科育肾周期疗法是调经、助孕的重要方法。蔡氏妇科第七代传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蔡小荪认为,不孕症的基本病机为肾气不足、冲任失调,结合女子月经周期特点、年节律特点和育肾调经的治疗原则,在治疗不孕症方面,形成了以“暖益肝肾、调经种子、培育生机”为特色的育肾周期疗法。育肾法源于中医“肾主生殖”理论,衍生于“五行生克”理论,基于数代蔡氏妇科传人调经种子之法,拟定育肾通络方、育肾培元方,注重阳中求阴、阴中求阳,创新性地配合中医外治法,多管齐下治疗不孕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不孕症;蔡氏妇科;育肾周期疗法;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穴位敷贴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1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 王玲,马景,许嘉瑜,张涵,龚燕,杜婷婷,马扬,金硕,章勤
      2023, 46(9): 1218-1226.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05
      摘要:目的评估何氏养巢颗粒联合针灸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伴不孕症肾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纳入120例DOR伴不孕症肾虚证患者,按1∶1∶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何氏养巢颗粒+假针灸组、安慰剂+针灸组、何氏养巢颗粒+针灸组、安慰剂+假针灸组,每组各30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接受3个疗程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月经周期第2~3天,静脉血检测患者抗米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含量及FSH/黄体生成素(LH)值,超声检查窦卵泡计数(AFC)。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月经周期第5天,计算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月经失血图评分。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妊娠情况随访。结果3个疗程后,与安慰剂+假针灸组比较,何氏养巢颗粒+针灸组AMH升高(P<0.05)、AFC增多(P<0.05),FSH及FSH/LH值下降(P<0.05)。3个疗程后,与安慰剂+假针灸组比较,何氏养巢颗粒+针灸组、安慰剂+针灸组、何氏养巢颗粒+假针灸组月经失血图评分均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结论针药结合、单纯针灸、单纯何氏养巢颗粒在改善DOR伴不孕症肾虚证患者的中医症状、月经量方面均有一定疗效。针药结合可明显提高DOR伴不孕症肾虚证患者AMH含量、降低FSH含量及FSH/LH值、增加AFC数量,比单纯何氏养巢颗粒或针灸效果更佳。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症;肾虚证;何氏养巢颗粒;针灸   
      3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13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理论研究

    • 尹晓琳,魏凤琴
      2023, 46(9): 1227-1231.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06
      摘要:五行互藏,其理甚妙,五中有五,交互无穷,作为五行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互藏能从多角度、多层次阐释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内在依据及动力根源,是维持中土枢转、四气回旋动态平衡的基本条件。然而,目前五行互藏理论未引起足够重视,相关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因此,本文立足“气-阴阳-五行”思维模式,对五行互藏理论作进一步探讨,认为五行五气互藏其间,每一行中五气俱备,每一气于五行俱存,提出五行互藏中五气存在“死”“相”“王”“休”“囚”的消长运动规律,并对每一行中五气的主次关系及五行互藏时空一体属性进行探讨分析,旨在完善五行互藏理论,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五行;五行互藏;理论探讨;中医   
      3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22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 王婧琳,李鸿涛
      2023, 46(9): 1232-1236.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07
      摘要:“胃肾相关”理论始于《素问·水热穴论篇》,历来胃、肾孰为关门之争本质上体现了医家对胃、肾关系的不同认识,各具角度,且相互补充。通过溯源“胃肾相关”理论,结合医家对该理论的继承与发挥,笔者发现,“肾为胃之关”重点强调肾在津液、水谷输布代谢中的作用,肾不仅为胃腑水注之关,同时也是胃气通降之要冲;“胃为肾之关”则突出后天对先天在气与津液两个方面的济困作用,胃为肾气生化之关,同时也是肾水得济之关,肾水充足与否首先反映于胃之关口,肾中枯涸须藉胃关敷布津液济其困乏。本文详述“胃肾相关”理论,以期为临证从肾治胃、从胃治肾论治多种疾病提供思路。  
      关键词:黄帝内经;胃肾相关;肾者胃之关;胃者肾之关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23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 孙哲拯,张培彤
      2023, 46(9): 1237-1241.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08
      摘要:中医学病机理论认为,毒邪是恶性肿瘤发病及进展的重要因素,由毒邪积聚侵犯人体所表现出的证候被称为“毒证”。“毒证”属于证候的概念,是“风毒证”“湿毒证”等一类证候的总称。而根据不同病邪性质细分后的“毒证”均是内涵独立的病性证素,与“风证”“湿证”等病性证素呈并列关系。但“毒证”在临床中如何被准确辨识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癌毒病机学说”明确了“癌毒”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也是影响肿瘤发生、进展的特异性病因与病理产物。“癌毒”内涵丰富,其概念属于辨病层次而非辨证层次,不能等同于“毒证”。本文通过对“毒证”与“癌毒”概念的梳理与辨析,对证候要素理论中的“毒证”概念进行补充和完善,亦为恶性肿瘤“毒证”辨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关键词:恶性肿瘤;癌毒;证候要素;病机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2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COVID-19专题

    • 王博寒,王晓骁,金辉,居文政,汤玲玲,孙宪泓,喻柯瑶,王扶凝,孙庆兰,巫善珩,史锁芳,史潇璐
      2023, 46(9): 1242-1249.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09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和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任意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给予中药口服(肺脾气虚证给予健脾养肺方、气阴两虚证给予益气养阴方)、中医传统康复疗法(呼吸疗愈法、经络锻炼法、八段锦)和现代呼吸康复治疗(呼吸训练、有氧训练、抗阻肌力训练),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茶饮联合现代呼吸康复治疗,疗程均为14 d。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呼吸肌力、改良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分级(mMRC)评级、四肢躯干肌力等指标,以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及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在心肺功能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氧饱和度、6 min步行距离、距离占预计值增加(P<0.05,P<0.01),6 min距离等级、Borg评分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升高(P<0.05),6 min距离等级分布较对照组改善(P<0.05),心率、血压、6 min步行距离、距离占预计值、Borg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呼气峰流速值增加(P<0.01),mMRC评级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膈肌活动度增加(P<0.05),膈肌厚度、呼气峰流速值、mMRC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身体机能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上肢前夹肌、躯干屈肌、左髋内收肌肌力变化率增加(P<0.05,P<0.01)。2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患者的心肺功能、身体机能康复有益。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综合征;中西医结合;康复;临床研究   
      2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2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实验研究

    • 李莹,王莹,刘琳,王晓瑞,孔明望
      2023, 46(9): 1250-1257.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10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开心方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认知功能及脑皮质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7只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n=10)和造模组(n=37)。造模组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溶液(300 mg/kg),连续6周,建立衰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任意取30只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补肾健脾开心方组和维生素E组,每组10只。补肾健脾开心方组大鼠给予补肾健脾开心方(9.99 g/kg)灌胃,维生素E组大鼠给予维生素E(13.5 mg/kg)灌胃,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旷场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WST-1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TBA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比色法检测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皮质半胱天冬酶-1(Caspase-1)阳性表达,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脑皮质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从第3天开始延长(P<0.05,P<0.01)、跨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运动距离和中心区域运动时间比例减少(P<0.01),SOD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减弱(P<0.01),MDA表达增多(P<0.01),Caspase-1阳性表达增多(P<0.01),Keap1 mRNA表达增多(P<0.01),Nrf2、NQO1、HO-1 mRNA表达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健脾开心方组大鼠第4、5天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P<0.01)、跨越平台次数增多(P<0.01),运动距离和中心区域运动时间比例增多(P<0.01),SOD活力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增强(P<0.01),MDA表达减少(P<0.01),Caspase-1阳性表达减少(P<0.01),Keap1 mRNA表达减少(P<0.01),Nrf2、HO-1 mRNA表达增多(P<0.05,P<0.01)。结论补肾健脾开心方可以改善衰老大鼠认知障碍、延缓衰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氧化应激有关。  
      关键词:衰老;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氧化应激;补肾健脾开心方;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红细胞2相关因子2通路;大鼠   
      1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28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 张永太,侯晓琳,沈慧芳,田婷,张恺,黎哲,冯年平
      2023, 46(9): 1258-1266.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11
      摘要:目的采用微透析技术,比较丁桂散经脐部、脐部旁开与口服给药后,活性成分在皮肤组织中的局部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行为。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即正常大鼠脐部给药组(N-CV8)、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脐部给药组(UC-CV8)、UC模型大鼠神阙穴旁开给药组(UC-PA)、UC模型大鼠口服给药组(UC-oral),每组4只。造模后第4天,分别在正常大鼠及模型大鼠的神阙与神阙旁开2 mm部位外敷(0.1 g/只)及灌胃丁桂散(0.1 g/只)。将微透析探针埋入各外敷组给药部位皮下组织、口服组神阙穴皮下组织。以20%乙醇生理盐水溶液作为灌流液,流速为0.2 mL/h进行灌流。给药15 min后,开始收集透析液,每30 min收集1次,共收集20次,持续600 min。透析液直接进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丁香酚与桂皮醛的代谢物肉桂酸的含量。所得数据以DAS 2.1药动学分析软件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分析比较各组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酚与肉桂酸的微透析体外正向回收率分别为41.4%±2.6%和51.6%±2.1%,反向回收率分别为45.9%±1.5%和50.6%±0.6%;丁香酚与肉桂酸的体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40.4%和42.8%。各时间点下,各经皮给药组大鼠皮下组织中的丁香酚质量浓度均高于UC-oral(小于0.15 mg/L),且UC-CV8最高。UC-CV8丁香酚局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与峰浓度(Cmax)均较N-CV8、UC-PA及UC-oral增加(P<0.05)。大多数时间点下,UC-oral大鼠皮肤组织中肉桂酸质量浓度较低(小于0.15 mg/L)。在4个组中,UC-oral大鼠皮肤组织中肉桂酸Cmax及AUC0-t最低,UC-CV8最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部给药提高了药物在局部皮肤组织中的吸收分布。皮肤微透析技术适合中药复方经皮给药评价。  
      关键词:丁香;肉桂;溃疡性结肠炎;微透析;药物代谢动力学;丁香酚;肉桂酸;大鼠   
      1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29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 陈恂,燕晓茹,李敏,万通,蒋艳文,冀晓华
      2023, 46(9): 1267-1279.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1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健脾益肺方通过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通路改善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布地奈德组、小儿健脾益肺方组、布地奈德+小儿健脾益肺方组,用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小鼠急性哮喘模型,分别予布地奈德(0.2 g/L)、小儿健脾益肺方(1.875 g/kg)干预。肺功能检测气道阻力,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吉姆萨染色检测小鼠各种细胞占比情况,肺组织切片HE及PAS染色观察,ELISA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OVA-IgE、白细胞介素(IL)-6、IL-1β、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检测HMGB1、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TLR4、p-NF-κB/NF-κB等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气道阻力明显升高(P<0.0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组织病理学染色较空白组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气道上皮水肿、管腔狭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OVA-IgE、IL-6、IL-1β、IFN-γ、TNF-α表达升高(P<0.01),HMGB1、MyD88、TLR4、NF-κB等通路蛋白表达升高(P<0.05),NF-κB磷酸化程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布地奈德组、小儿健脾益肺方组、布地奈德+小儿健脾益肺方组气道阻力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细胞占比升高、嗜酸性粒细胞降低(P<0.05),组织病理学染色结果显示炎症细胞浸润改善、平滑肌层增厚缓解、上皮完整性增加,杯状细胞化生减少,HE评分、PAS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小儿健脾益肺方组、布地奈德组、布地奈德+小儿健脾益肺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明显降低各项指标的含量(P<0.01);与布地奈德组比较,小儿健脾益肺方组血清OVA-IgE含量明显升高(P<0.05),小儿健脾益肺方组和布地奈德+小儿健脾益肺方组HMGB1含量明显降低(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小儿健脾益肺方组、布地奈德组、布地奈德+小儿健脾益肺方组均能有效降低HMGB1、MyD88和TLR4蛋白的表达和NF-κB的磷酸化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布地奈德组相比,小儿健脾益肺方组HMGB1的表达明显下降,而TLR4、MyD88的表达升高,布地奈德+小儿健脾益肺方组HMGB1、TLR4、MyD88的表达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小儿健脾益肺方组、布地奈德组、布地奈德+小儿健脾益肺方组HMGB1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布地奈德+小儿健脾益肺方组的HMGB1和TLR4较布地奈德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儿健脾益肺方和布地奈德均能有效缓解哮喘相关病理改变,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抑制HMGB1/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改善气道高反应。小儿健脾益肺方和布地奈德联合应用优于布地奈德单独应用。HMGB1/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是健脾益肺方改善儿童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的潜在作用机制。  
      关键词:儿童哮喘;小儿健脾益肺方;HMGB1/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气道高反应;小鼠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29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中药化学

    • 潘秀珍,刘路路,任晓红,耿泽宇,左旭丽,马威,李卫东
      2023, 46(9): 1280-1290.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13
      摘要:目的基于近红外(NIR)光谱技术,通过建立连翘叶中5种活性成分(总黄酮、总酚、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芦丁)的动态定量模型,快速检测其含量并追踪年动态变化规律。方法2021年5—11月,采收连翘叶共72批次。采用NIR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连翘叶中总黄酮、总酚、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芦丁含量的NIR快速检测动态定量模型。结果连翘叶中总黄酮、总酚、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芦丁动态定量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 1、0.931 1、0.957 3、0.942 9和0.977 3;校正集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1.39、0.68、0.48、0.10和0.07;验证集中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9.39%、10.27%、16.40%、5.58%和7.96%。5种活性成分的验证集样本的参考值与NIR光谱预测值的配对t检验值分别为1.137、0.127、0.785、1.491和0.150;P值分别为0.269、0.900、0.441、0.149和0.882。5种活性成分含量均在5—6月较高,7月大幅度降低,8月有所回升,9—10月开始降低。初霜后活性成分含量较霜前明显升高,达全年最高,为连翘叶的最佳采收期。结论建立的NIR光谱动态定量模型稳定性和准确性较好,且预测准确度良好。此模型可快速预测不同采收期连翘叶中5种活性成分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  
      关键词:连翘叶;活性成分;近红外光谱技术;动态定量模型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35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临床研究

    • 刘雪梅
      2023, 46(9): 1291-1295.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14
      摘要: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阐述了阴火与元气相互克伐、一胜一负的关系。元气与阴火的盛衰变化在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机体元气亏虚,阴火炽盛于内,致内风旋动,直冲犯脑而发为中风,故阴火内盛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关键,该时期的阴火主要以火热、痰瘀等实火为表现形式;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阴火之势渐颓,实火渐消,虚火渐显,虽标实之证未尽,然而,元气亏虚才是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病机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提出泻阴火、补元气的治疗原则,根据不同时期病机的不同侧重点,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急性期重在泻阴火之实,阴火泻除则元气得护;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当首补元气,补肾以充元气,元气充盈则阴火自敛。同时,还应通过辨证论治佐以其他治法提高疗效。本文基于“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对缺血性中风的病机及治法进行相关探讨,以期为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阴火;元气   
      1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4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 申鑫惠,杨宇峰,余丞浩,石岩
      2023, 46(9): 1296-1300.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15
      摘要:泛血管医学是近年来的新兴学科,泛血管疾病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的系统性血管疾病。目前,泛血管疾病研究存在病机认识不全面、作用机制阐述不清晰等问题。中医药在泛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具有一定优势。阴火理论是李东垣的重要思想,认为机体因脾胃受损,元气匮乏,气火失衡,阴火内生。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慢性疾病随着病程演变最终会发展成络病。阴火是络病的关键病理环节,络病是阴火发生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在阴火理论与络病理论指导下,以创新理论推动中医药发展为出发点,从阴火病络角度提出泛血管疾病“气火失衡、浊瘀毒络”的病机,并对其进行理论探析。  
      关键词:泛血管疾病;阴火理论;络病理论;动脉粥样硬化;气火失衡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42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 李佳贤,梁丽娜,许凯,金昱
      2023, 46(9): 1301-1306.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16
      摘要:干细胞作为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在视网膜变性治疗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中医学肾精与干细胞在繁衍生殖、生长发育、生髓化血、濡养脏腑等生理功能及先天与后天来源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性,尤其是先天之精与干细胞之间可能存在着理论同一性的关系。视网膜变性的中医病机归结于肾虚精亏,目窍失养,治宜补肾益精为法。间充质干细胞属于干细胞的一类,补肾益精法对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归巢、分化及旁分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补肾益精法在视网膜变性治疗中的潜在机理,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肾精;干细胞;补肾益精法;视网膜变性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4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针灸推拿

    • 李铭桀,任路,徐宁阳,冯诗雨
      2023, 46(9): 1307-1312.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17
      摘要:围绝经期双心疾病是女性在绝经前后出现的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疾病共发的疾病。中医学理论认为,围绝经期与天癸的盛衰密切相关,双心疾病同时与脑、心、肾有关。天癸在物质同源、结构关系、生理功能上与“肾-心-脑”轴联系密切,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形成了“天癸与‘肾-心-脑’轴”理论。本文根据天癸与“肾-心-脑”轴理论阐释围绝经期双心疾病的发病机理,认为肾、心、脑脏腑功能减退而导致天癸虚衰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在天癸与“肾-心-脑”轴理论指导下,针对双心疾病本虚标实的特点,提出基于肾、心、脑同治的原则选取主穴,补肾而取肾俞,益心而取内关,健脑而取百会,并结合患者症状辨证选取相对应的配穴。  
      关键词:天癸;“肾-心-脑”轴;围绝经期双心疾病;针刺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49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血液与肿瘤

    • 李经蕾,侯炜
      2023, 46(9): 1313-1318.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18
      摘要:“形神一体观”是在中国古代哲学形神相关理论影响下产生的中医学生命观,“形”是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载体,“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气为神的物质基础,也是形与神联动的桥梁。学者们常将“形神一体观”表述为“形气神一体观”。本文从“形神一体观”出发,阐述其在癌症相关性疲乏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临床应用。形之强弱决定神之盛衰,“神不使”是癌症相关性疲乏发生的重要因素和病理基础。治疗癌症相关性疲乏当坚持“形气神共治”的原则,圆机活法,通调五脏,补益为主;五神共调,综合干预;补气为要,适时疏泄。同时,将辨证论治与针灸、功法、心理调护等非药物疗法相结合,以求标本兼治,身心同调,帮助患者恢复至“形与神俱”的状态,为癌症相关性疲乏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形神一体观;癌症相关性疲乏;五神;神不使;针灸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515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 杜炎远,朱潇雨,高劲,于惠博,熊宏泰,陈欣,马苏苏,郑红刚
      2023, 46(9): 1319-1324.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19
      摘要:“浊邪害清”是清代医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的有关上焦湿温病证的理论思想,其对阐释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转归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浊邪”涵盖了湿热浊邪及瘀毒等病理因素,“清”即清窍,包括鼻、咽等与外界相通的头面孔窍和司神明之心窍。本文基于“浊邪害清”理论,结合西医学研究,认为EB病毒、酒、腌制类食物等湿热浊邪为鼻咽癌的发病诱因。湿热浊邪侵袭机体,流注脉道,日久化生瘀毒,湿热瘀毒外闭鼻窍、内阻心窍、流注周身为鼻咽癌的发病机制。本文从微环境视角探讨“浊邪害清”在鼻咽癌中的微观表现,并立足于“浊邪害清”理论和本团队的临床实践制定鼻咽癌各期的辨证论治方案,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提供借鉴。  
      关键词:浊邪害清;鼻咽癌;EB病毒;病因;病机;治疗   
      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53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 刘琪,沈英英,李玉珠,王珺,高雁婷,沈一平,叶宝东,周郁鸿,吴迪炯
      2023, 46(9): 1325-1332.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9.020
      摘要:目的研究一线治疗失败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免疫学特征及对艾曲泊帕的疗效反应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就诊的一线治疗失败后接受艾曲泊帕治疗的ITP患者。共纳入58例患者,按中医证候分为气不摄血证组(22例)、瘀血内阻证组(9例)、血热妄行证组(13例)和阴虚内热证组(14例)。对各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特征进行比较,并评估各组接受艾曲泊帕的疗效反应。结果接受艾曲泊帕治疗前,瘀血内阻证组自然杀伤细胞(NK)比例(16.91%±7.24%)及计数[(230.33±188.35)×106 L-1]均高于气不摄血证组[9.76%±6.33%,(109.38±76.60)×106 L-1]及血热妄行证组[5.82%±3.70%,(52.50±40.91)×106 L-1](均P<0.05),而各组间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气不摄血证组、瘀血内阻证组、血热妄行证组和阴虚内热证组患者艾曲泊帕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8.2%(15/22)、22.2%(2/9)、61.5%(8/13)和78.6%(11/14),其中瘀血内阻证组与阴虚内热证组、气不摄血证组疗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外周血NK比例可能参与了ITP不同中医证候患者对艾曲泊帕疗效反应的差异,高NK水平在ITP瘀血内阻证患者中较为多见,预期疗效反应较低。  
      关键词:艾曲泊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瘀血内阻证;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   
      3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735582 false
      发布时间:2023-10-0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