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4 47 5

      “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专题

    • 最新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脑小血管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病络学说和玄府理论,将疾病分为三个阶段,为中医药防治提供新思路。
      乔天慈,韩燕,王永炎
      2024, 47(5): 593-597.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01
      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是由脑微小血管及血管神经单元的结构和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缓慢进展的脑血管疾病,CSVD影像标志物可能是脑衰老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上,CSVD发病不局限于中老年人群,部分没有典型血管危险因素的年轻患者亦可见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和脑白质高信号等影像学特征,这部分患者的诊治同样需要重视。相较于西医学,中医药对CSVD患者的情绪、睡眠、认知等相关症状的治疗有一定优势。在疾病认识方面,中医学理论中玄府和脑络与CSVD解剖结构在生理功能和发病机制方面有一定共性。基于此,本文在病络学说指导下结合玄府理论,将CSVD发病过程分为3个临床阶段,早期玄府失司、气络郁阻;中期毒邪内生、损伤血络;晚期肾虚髓减、毒损脑络;并针对不同发病阶段进行分期论治,早期宣畅气机、宁神通络,中期祛邪通络,晚期补肾填髓、解毒通络,为中医药防治CSVD提供新的诊治思路。  
      关键词:脑小血管病;病络学说;玄府;辨证论治;分期治疗   
      131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02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 最新研究发现,获得性脑淀粉样血管病与外毒、伏毒和浊毒等传播途径密切相关。王永炎院士提出的“毒损脑络”理论为中风病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揭示了其核心病机,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张帆,刘佳霖,姜俊辰,张元馨,陈俊龙,刘金民
      2024, 47(5): 598-602.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02
      摘要:获得性脑淀粉样血管病作为近年来发现的脑血管疾病,其传播途径与医源性因素相关。本文以获得性脑淀粉样血管病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王永炎院士提出的“毒损脑络”理论在中风病研究中的新应用及其深层含义。从“毒损脑络”的视角出发,综合分析获得性脑淀粉样血管病的发病原因及其病理机制,强调了外毒、伏毒和浊毒等在本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揭示了“毒损脑络”为获得性脑淀粉样血管病的核心病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毒损脑络”的新内涵:一为“毒”既包括内毒也包括外毒,二为“毒损脑络”新内涵的具体延伸,指导了中风病理论研究、临床治疗、预防策略的完善,也促进对中风病的深层次理解。从“毒损脑络”认识获得性脑淀粉样血管病的方法不仅展现了中医学理论与现代生物医学的有效融合,也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毒损脑络;外毒;获得性脑淀粉样血管病;医源性脑淀粉样血管病;脑淀粉样血管病   
      55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04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 最新研究显示,活血豁痰法在防治急性脑出血后脑积水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中西医结合队列的临床总有效率、脑积水发生率、血肿缩小程度、死亡人数以及NIHSS评分、mR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西医队列。该研究为脑出血后脑积水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罗流,李明非,何刚,雷枭,石柳,晚孝芳,卢云
      2024, 47(5): 603-610.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03
      摘要:目的评价活血豁痰法防治急性脑出血后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3年6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元市中医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眉山市中医医院、叙永县中医医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共139例。采用队列研究设计,将“使用活血豁痰法”作为暴露因素,符合此暴露因素的患者分入中西医结合队列,不符合此暴露因素的患者分入西医队列。比较2个队列脑出血后脑积水的临床疗效、脑出血后脑积水发生率、侧脑室前角间最大距离与尾状核头间最大距离之和(Huckman值)、血肿大小、终点事件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2个队列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75.0%,中西医结合队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队列(P<0.05)。治疗28 d后,中西医结合队列患者的脑积水发生率低于西医队列,Huckman值较西医队列下降(P<0.05)。与发病24 h比较,2个队列治疗28 d后血肿均缩小;与西医队列比较,中西医结合队列患者血肿缩小(均P<0.05)。发病6个月后,中西医结合队列的死亡人数较西医队列减少(P<0.05)。与治疗28 d比较,2个队列患者6个月后的NIHSS评分、mRS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与西医队列比较,中西医结合队列患者在治疗28 d、6个月后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下降,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均P<0.05)。结论活血豁痰法能有效防治脑出血后脑积水,且不增加24 h内出血风险。  
      关键词:脑出血后脑积水;活血豁痰法;中西医结合;队列研究   
      52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05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 最新研究发现,"天麻-红景天"药对通过调控TNF-α/NF-κB,能提高低灌注-脑小血管病小鼠脑血流量,改善步态异常,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保护内皮细胞屏障的功能和结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张影,程宏发,刘时祺,张雅文,张秋霞
      2024, 47(5): 611-624.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04
      摘要:目的探讨“天麻-红景天”药对通过调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保护低灌注-脑小血管病小鼠内皮细胞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红景天1~3组(天麻与红景天质量比分别为1∶1、2∶1、1∶2),每组14只。采用单侧颈总动脉闭塞法制备脑小血管病小鼠模型。术后6 h灌胃1次,之后每24 h灌胃1次,天麻-红景天1~3组小鼠给药剂量分别为1.30、1.95、1.95 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在实验第3天(急性期)、第7天(亚急性期)进行脑血流量和行为学检测后取材。激光散斑衬比成像观察脑血流量的变化;步态分析仪评价运动协调能力;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白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咬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NF-α、NF-κB、白细胞介素-β(IL-β)、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第3、7天模型组小鼠脑血流量降低(P<0.05);出现摆动时长延长、步频减少、步态平衡性降低(P<0.05)的步态异常情况;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白蛋白表达水平升高,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TNF-α、NF-κB、IL-β、IL-6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第3、7天天麻-红景天各组小鼠脑血流量升高(P<0.05);摆动时长缩短、步频增加、步态平衡性升高(P<0.05);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白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Occludin和Z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TNF-α、NF-κB、IL-β、IL-6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其中,天麻-红景天2组在第3天综合疗效较好,天麻-红景天3组在第7天综合疗效更佳。结论“天麻-红景天”药对能提高低灌注-脑小血管病小鼠脑血流量,改善步态异常,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保护内皮细胞屏障的功能和结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关键词:天麻;红景天;脑小血管病;内皮细胞屏障;小鼠   
      10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05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理论研究

    • 最新研究揭示跷脉理论发展与应用长期受滞的根本原因,为《黄帝内经》理论研究提供新视角。
      余君豪,贺娟
      2024, 47(5): 625-632.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05
      摘要:跷脉,古作“蹻脉”,属奇经八脉,因其相关理论处于经络学术研究的边缘地位,故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基于《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结合先秦出土文献及《黄帝内经》经脉理论体系中体现的各类医学流派的思想交融状态,考蹻脉名实。本团队认为,蹻脉的形成是中原医学长期探索运用导引按蹻术的结果,与导引按蹻术从“病筋调筋”到“由筋引气”的实践发展和临床思维相吻合。蹻脉之名应源于按蹻术之手足四肢抚按、伸展、抬举等各类肢体动作的含义,蹻脉原始的生理功能在于主导人体运动,生理层次应定位于人体之筋。而在《黄帝内经》时期的经脉理论与脏腑医学交融后,蹻脉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不断交叉、混淆,蹻脉的定位和功能日渐模糊,这种认知混乱是蹻脉理论发展与应用长期受滞的根本原因,也提示《黄帝内经》理论研究应对先秦各种医学理论体系进行充分甄别、剖析和还原,以正本清源不同来源的理论。  
      关键词:蹻脉;奇经;黄帝内经;导引按蹻;筋   
      65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04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 在中医药剂型研究领域,专家通过《金匮玉函经》分析古代医家对汤剂功用特性的认识,建立了基于“水隐喻”的汤剂作用阐释体系,为剂型认识研究开辟新方向。
      闫思远,赖敏,贾春华
      2024, 47(5): 633-638.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06
      摘要:剂型与功效的关系是中医药剂型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关于古代医家如何认识汤剂的功用特性却缺少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金匮玉函经》中所载应用汤剂的优点与效果,可以发现古人对汤剂疗效的认识除了源于医疗实践以外,还通过水的特性来理解和阐述汤剂的功用。本文从《金匮玉函经》关于汤剂应用的论述入手,运用隐喻认知理论分析古代医家如何从水的洁净性、连通性、流动性、冲击性、滋润性等方面,理解和构建汤剂的荡涤、开通、理导、破散、补益润泽作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基于“水隐喻”的汤剂功用特性阐释,影响了汤剂应用的广泛性和溶媒的选择,为古代剂型的认识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体系。  
      关键词:金匮玉函经;水;汤剂;隐喻认知   
      38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41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 在中医领域,叶天士建立了完善的伏气温病治疗体系,为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疾病提供新思路。
      夏新意,杨勇,容蓉,张义敏,孙萌伟,张思超
      2024, 47(5): 639-644.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07
      摘要:叶天士在治疗伏气温病中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均记录在其医案之中。叶天士阐明了春温、伏暑与冬温3种伏气温病的发病特点,从正邪两方面解释伏邪的发病机制,指出正虚邪轻导致邪气伏藏,正邪相激导致伏气发病。在治疗上,叶天士强调明辨伏邪所在的脏腑气血层次,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结合脏腑辨证制定了伏气温病的治则治法及用药法度。伏气温病虽属热证,叶天士亦重视阳气的虚实,指出伏邪有向寒证转化的可能,并论述了脾肾及奇经寒性伏邪的用药规律。叶天士治疗伏气温病不独重视养阴,亦重视清利气血、流通气机以清透邪气,又注意伏邪的三焦传变。研究叶天士伏气温病的辨治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各科疾病提供思路。  
      关键词:叶天士;伏气温病;卫气营血辨证   
      56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39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 在心肌纤维化治疗领域,专家提出以扶阳抑阴为原则,采用温阳、通阳等治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黄观明,王菁菁,楚扬,伍锋,刘浩琪,崔海明
      2024, 47(5): 645-651.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08
      摘要: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系疾病的共同病理表现,起病隐匿,可演变为不可逆心力衰竭,本病的临床诊治目前仍然存在不足。中医药可多层次、多靶点、多通路调治心肌纤维化,对心肌纤维化的治疗具有较大优势,其深层次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是阴阳含义的具体化,蕴含着深刻的生命观、疾病观,心肌纤维化起始期、进展期、终末期的病理变化符合“阳化气,阴成形”理论,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构成心肌纤维化的核心病机。本文提出以扶阳抑阴为心肌纤维化治疗原则,施以温阳、通阳、祛瘀、化痰、解毒、利水的治法,以期拓宽心肌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思路。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阳化气;阴成形;扶阳抑阴法   
      4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45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实验研究

    • 在医学研究领域,科研团队成功建立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大鼠模型,并通过一系列检测和观察,证实了模型符合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能表征肝肾亏虚证的主要症状,具有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典型的组织病理改变,能维持稳定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血压范围。这一研究成果为揭示中医药优势病种的病证本质、疗效机制及研发创新型中药新药提供了有效的实验载体。
      马兆臣,张楚,胥明珠,刘毓东,陈卫衡,张彦琼,林娜
      2024, 47(5): 652-661.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09
      摘要:目的建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膝骨关节炎(KOA)肝肾亏虚证大鼠模型并评价其共病与证候表征。方法Wistar-Kyoto(WKY)大鼠10只为对照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血压合并KOA假手术组(假手术组)、高血压合并KOA组(模型组)、高血压合并KOA肝肾亏虚证组(肝肾亏虚组)。SHR大鼠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制备肝肾亏虚证合并高血压大鼠模型;再行前交叉韧带切断术,制备高血压合并KOA的肝肾亏虚证大鼠模型。然后依次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睾酮(T)、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肝脏、肾脏、脾脏、胸腺与大脑的质量比;体质量、肛温、活动状态、情绪等肝肾亏虚证指标;收缩压、舒张压等血压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足底机械痛敏阈值、双后肢负重差、后肢关节肿胀度、四足步态参数等KOA指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组织病理变化、软骨退变和骨破坏情况;通过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检测胫骨微结构参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肝肾亏虚组大鼠活动减少、躁动易怒,血清TSH、ACTH、T、CORT含量均降低(P<0.05);肾脏、脾脏及胸腺与大脑的质量比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与肝肾亏虚组大鼠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均升高、足底机械痛敏阈值降低、双后肢负重差及患侧肢关节肿胀度均升高,患侧肢步幅及站立时间等步态参数异常(P<0.05);膝关节软骨表面缺损严重,表层软骨细胞排列混乱,且软骨层变薄,软骨中肌纤维增多,软骨骨化严重,膝关节骨小梁相对体积、厚度减小及数量减少(P<0.05)。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大鼠模型符合高血压合并KOA肝肾亏虚证的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能表征肝肾亏虚证的主要症状,具有膝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典型的组织病理改变,能维持稳定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血压范围,希望为揭示中医药优势病种的病证本质、疗效机制及研发创新型中药新药提供有效的实验载体。  
      关键词:肝肾亏虚证;膝骨关节炎;高血压;病证结合;共病大鼠模型   
      36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65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 最新研究发现,葛花解酒涤脂汤能有效改善酒精性肝病小鼠肝脏能量代谢异常,为治疗酒精性肝病提供新思路。
      刘蕊,易旭,吴雪莉,王硕石,何典城,游绍伟
      2024, 47(5): 662-671.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10
      摘要:目的检测酒精性肝病(ALD)小鼠肝脏组织能量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并探讨葛花解酒涤脂汤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雄性C57BL/6J小鼠任意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葛花解酒涤脂汤高剂量组(4.94 g/kg)、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2.47 g/kg)和白藜芦醇组(0.40 g/kg),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先予Lieber-DeCarli对照液体饲料喂养5 d,随后予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喂养10 d,第16天灌胃31.5%乙醇溶液1次,以制备ALD小鼠模型。造模结束后第2天起,各干预组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9 d。苏木素-伊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脂肪变性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肝脏组织NaK-腺苷三磷酸(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琥珀酸脱氢酶(SDH)、肝糖原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肝脏组织ATP、腺苷二磷酸(ADP)和腺苷一磷酸(AMP)含量,以及AMP/ATP值、总腺苷酸池(TAN)含量、能荷值(EC);实时荧光PCR法检测肝脏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2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SIRT1、AMPKα2、AMPKβ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脂肪变性病变明显,肝脏组织Ca2+Mg2+-ATP酶活性、SDH含量降低,肝糖原含量升高,EC、AMP/ATP值降低,ATP、ADP、AMP和TAN含量升高,SIRT1、AMPKα2 mRNA表达降低,AMPKβ1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花解酒涤脂汤高、低剂量组肝脏组织脂肪变性明显减轻,肝脏组织NaK-ATP酶活性降低,EC及SIRT1、AMPKα2 mRNA表达升高(均P<0.05);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Ca2+Mg2+-ATP酶活性、SDH及ATP含量升高(均P<0.05);葛花解酒涤脂汤高剂量组AMP/ATP值升高(P<0.05);葛花解酒涤脂汤高、低剂量组和白藜芦醇组肝脏组织SIRT1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和白藜芦醇组AMPKα2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葛花解酒涤脂汤高剂量组比较,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白藜芦醇组肝脏组织ATP、TAN含量和EC升高,AMP/ATP值降低(均P<0.05);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AMPKα2 mRNA表达降低(P<0.05);白藜芦醇组SIRT1、AMPKα2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与葛花解酒涤脂汤低剂量组比较,白藜芦醇组AMPKβ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慢性酒精摄入引起的能量代谢改变可能与小鼠ALD发生有关,葛花解酒涤脂汤干预可以改善ALD小鼠肝脏能量代谢异常。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葛花解酒涤脂汤;能量代谢;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小鼠   
      25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70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临床研究

    • 在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治疗领域,中医典籍提供了独特视角。专家通过梳理“膏-浊-热毒”病机演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新启发。
      李玉莹,杨鑫敏,钟少琦,冷玉琳,姚林波,刘婷婷,金涛,夏庆,黄伟
      2024, 47(5): 672-678.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11
      摘要: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是由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代谢紊乱引发的胰腺外分泌器官急性炎症。目前,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情易重症化,目前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中医治疗本病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其基础理论体系有待完善。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为热病,平人饮食失节、脏腑功能失调可引起膏浊异常堆积,膏浊停聚日久则化为浊邪,浊满则热,是疾病发生的重要病机;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热邪灼化膏浊,热浊相煎成毒,是疾病重症化的重要机制。基于此,本文提出,防膏化浊、扭转热毒是本病的治疗原则。本文梳理了中医典籍中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所涉及的2个关键理论,即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的膏浊理论和急性胰腺炎相关的热病理论,结合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重症化机制及相应中医药作用靶点的现代研究,提出“膏-浊-热毒”病机演变是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重症化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启发。  
      关键词: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性急性胰腺炎;膏-浊-热毒;游离脂肪酸;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24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71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 最新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独特优势,通过温阳和中、燥湿行气、化痰散结之法,结合脑-肠轴相关理论,可取得明显临床疗效。
      胡忠杉,孙洮玉,马桢
      2024, 47(5): 679-685.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12
      摘要: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亦是儿童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因其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病程迁延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西医学多采用止痛、抗炎等相应的对症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明确,且具有独特优势。黄元御“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是关于人体气机周流的学说,尤其强调中焦气机通畅的重要性,中焦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之气左升而为心、肝,右降而为肺、肾,气机升降,如环无端。脑-肠轴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的复杂信息交流网络的统称,该轴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有相通之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因病机与该理论阴盛阳衰、湿阻中焦而致中焦失健、气之循环运动受阻的发病过程相契合,同时,其发病及病情进展亦受脑-肠轴的调控。故本病以脾虚湿阻为主要证候类型,肝脾气滞、脾肾阳衰亦不少见。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温阳和中、燥湿行气、化痰散结之法,结合脑-肠轴相关理论治疗本病可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土枢四象,一气周流;黄元御;肠系膜淋巴结炎;温中燥湿行气   
      38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75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 最新研究揭示了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大肠湿热证患者的代谢组学特征,通过非靶代谢组学技术检测血清样本,筛选出显著差异的代谢产物,并利用KEGG数据库和MetaboAnalyst软件进行通路分析,发现主要涉及色氨酸代谢、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嘧啶代谢等通路异常,为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葛畅畅,卢一,沈洪,朱磊
      2024, 47(5): 686-698.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13
      摘要:目的通过非靶代谢组学技术获取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大肠湿热证患者代谢组学特征,为推动病证结合、微宏观结合的中医药辨证理论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非靶代谢组学技术检测159例UC活动期患者(大肠湿热证81例、非大肠湿热证78例)和30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构建正交偏样本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筛选组间变化明显的代谢产物,以代谢物第一主成分的变量重要性投影≥1、P<0.05且差异倍数(FC)>1.20或FC<0.83为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选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对差异代谢物进行注释,MetaboAnalyst软件进行通路分析。结果UC活动期大肠湿热证与非大肠湿热证患者比较,在正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99种差异代谢物,其中,48种代谢物上调,51种代谢物下调;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38种差异代谢物,其中,19种代谢物上调,19种代谢物下调。KEGG富集分析共富集到21条代谢通路,通路分析显示主要涉及色氨酸代谢、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嘧啶代谢4条代谢通路。结论UC活动期大肠湿热证患者存在代谢通路异常,可为中医药辨证治疗UC大肠湿热证提供依据。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代谢组学;中医药现代化   
      30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92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中医体质

    • 最新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在哮喘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过度蓄积可能加重病情。基于中医体质学原理,探讨了NET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为哮喘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宗玉涵,王曼婷,杨帆,孔靖玮,王济
      2024, 47(5): 699-703.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14
      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多细胞及组分参与的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作为经典固有免疫细胞之一在哮喘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炎症状态下,可通过NETosis程序释放到外周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虽然是有益的抗菌防御结构,但其过度蓄积会触发不同的响应机制,也会对肺部产生不利影响,加重哮喘。基于中医体质学基本原理,对NET在哮喘发病进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认为“生命过程论”“形神构成论”“禀赋遗传论”和“环境制约论”与哮喘发病时NET的渐进式形成、不同刺激因素影响NET的异质性进而介导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存在相关性,靶向调节NET和(或)其组分或许可成为一种新的哮喘治疗策略。  
      关键词:中医体质;支气管哮喘;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27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95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血液与肿瘤

    • 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本团队基于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理论,提出扶阳消阴辨治新策略,强调整体调和,动态用药,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
      张林落,苏奔,谢允超,郭立中
      2024, 47(5): 704-708.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15
      摘要:恶性肿瘤是临床上的难治性疾病,目前多从气阴两虚、痰瘀癌毒内结辨治,而从阳虚阴盛、寒湿凝聚论治较少。本团队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理论基础上,结合扶阳理论,并通过临床实践,认为癌病所成是以阳虚为本,寒湿、痰浊凝结化毒为标,关键病机可概括为阳虚阴结。基于此,本团队提出从扶阳消阴辨治癌病。扶阳消阴法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立足整体,重在调和,时时扶阳,适时消阴。具体辨治策略为癌病初期贵抓先机,温通、消阴有次;癌肿既成,权衡虚实,补消调和有度;癌病术后,扶正固本,法以调补脾肾,培补先后二天;治分脏腑,注重气机升降,顺应脏腑生理、表里和生克制化关系。不同于单纯的见癌抗癌和见毒解毒,扶阳消阴是审证求因求机,从整体上宏观调节阴阳,动态把握用药,治有次第,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生存率,为临床辨治恶性肿瘤提供参考。  
      关键词:癌病;扶阳消阴;阳虚;调和;癌毒   
      25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2998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 最新研究揭示了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患者的临床生存特征,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分析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高危与极高危、血红蛋白(Hb)水平、血小板(PLT)计数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白血病(MDS-AML)状态对无进展生存期(PFS)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s)治疗的患者,PLT计数≥50×10^9/L和化疗疗程≥5个与PFS延长显著相关;而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的患者,Hb≥80 g/L、PLT计数≥50×10^9/L和非MDS-AML状态与PFS延长显著相关。这一发现为HR-MDS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靳楠,毛悦,吕妍,陈卓,王德秀,刘为易,刘驰,唐旭东
      2024, 47(5): 709-720.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16
      摘要:目的探讨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患者的临床生存特征,为HR-MDS患者的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9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确诊为HR-MDS的20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常规、骨髓涂片,以及组织病理学、细胞遗传学等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法把纳入患者分为含砷中药复方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s)治疗组与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组,分析各组患者临床指标对生存特征的影响。结果200例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或联合雄激素治疗的HR-MDS患者临床指标对生存特征影响比较结果显示,高危与极高危(P=0.018)、血红蛋白(Hb)<80 g/L与Hb≥80 g/L(P=0.035)、血小板(PLT)计数<50×109 L-1与PLT计数≥50×109 L-1(P<0.00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白血病(MDS-AML)与非MDS-AML(P=0.00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例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治疗的HR-MDS患者临床指标对生存特征影响比较结果显示:PLT计数<50×109 L-1与PLT计数≥50×109 L-1(P<0.001)、化疗疗程<5个与疗程≥5个(P=0.018)的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例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的HR-MDS临床指标对生存特征影响比较结果显示,Hb<80 g/L与Hb≥80 g/L(P=0.028)、PLT计数<50×109 L-1与PLT计数≥50×109 L-1(P=0.002)、MDS-AML与非MDS-AML(P=0.024)的中位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治疗的PFS延长患者临床特征有PLT计数≥50×109 L-1、化疗疗程≥5个。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的PFS延长患者临床特征有Hb≥80 g/L、PLT计数≥50×109 L-1和非MDS-AML。  
      关键词: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液疾病;生存分析;含砷中药复方;雄激素;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   
      13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3004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针灸推拿

    • 最新研究发现,电针刺激特定穴位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减少PD标志物α-syn的异常聚集,增加酪氨酸羟化酶表达量,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小体相关通路NLRP3、Caspase-1、IL-1β表达有关。
      祁羚,李亚楠,汪瑶,张小蕾,胡梦妮,李含章,肖蝶,荣臻,马骏
      2024, 47(5): 721-728.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17
      摘要:目的探究电针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运动功能及中脑黑质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C57BL/6小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2只。鱼藤酮溶液10 mg/(kg·d)灌胃小鼠模拟PD模型。造模后,电针组选取“风府”“太冲”“足三里”电针刺激,治疗2周;对照组和模型组为控制变量采取同一时间同步固定操作。采用行为学评分并运用旷场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运动能力,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中脑黑质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黑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行为学评分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行为学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相对静止(速度<100 mm/s)状态时间比升高(P<0.01),运动缓慢(速度100~200 mm/s)状态、快速运动(速度>200 mm/s)状态时间比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相对静止状态时间比降低(P<0.01),运动缓慢状态、快速运动状态时间比升高(P<0.01),运动速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脑黑质TH表达水平降低(P<0.01),α-syn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TH表达水平增加(P<0.05),α-syn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脑黑质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中脑黑质NLRP3、Caspase-1表达量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IL-1β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IL-1β含量降低(P<0.05)。结论电针刺激“风府”“太冲”“足三里”能够有效减少PD标志物α-syn的异常聚集,增加TH表达量,改善PD模型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小体相关通路NLRP3、Caspase-1、IL-1β表达有关。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针;运动功能障碍;风府;太冲;足三里;小鼠   
      25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3004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信息与统计

    • 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利用咳喘停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多种算法构建疗效预测模型,准确率超过70%,筛选出烟酒嗜好、过敏病史等5个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穴位贴敷对哮喘控制水平改善作用明显,对气道炎症改善作用有限。
      黄麒东,李民玺,李逸龙,邵婉琪,赵舒梅,龚晓燕,赵林度,刘兰英
      2024, 47(5): 729-740.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24.05.018
      摘要:目的利用咳喘停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数据,探讨中医药疗效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要点。方法在哮喘慢病管理科研平台上,选择2018—2021年的6—8月于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接受咳喘停穴位贴敷治疗6周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数据资料,共303例。统计分析使用Python 3.10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筛选,将保留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K-均值聚类算法、贝叶斯算法、随机森林法和轻量梯度提升机算法(LightGBM)分别构建模型,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是否改善为结局指标,对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然后,采用较优的模型,通过在训练集上建模、在验证集上验证,得到准确率,并筛选出重要的影响因素。结果LightGBM模型被采用。通过LightGBM模型建立的咳喘停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疗效预测模型准确率均超过70%;最终筛选出烟酒嗜好、过敏病史、贴敷时间、治疗前ACT及治疗前FeNO共5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重要影响因素的分级分组与因变量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咳喘停穴位贴敷对无过敏史、无烟酒嗜好和治疗前哮喘控制水平很差(ACT 5~15分)人群的ACT改善更明显(P<0.05);对于贴敷时间超过3年的患者FeNO改善较贴敷时间小于等于3年的更明显(P<0.05)。但咳喘停穴位贴敷仅对哮喘控制水平很差(P<0.05)和气道炎症严重(FeNO>50×10-9)的少数患者FeNO(P>0.05)起改善作用。结论穴位贴敷对哮喘控制水平的改善作用较明显,对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有限;利用哮喘慢病管理科研平台的数据进行预测模型构建具有一定可行性;根据本研究的数据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经过优化和测试后有可能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咳喘停;穴位贴敷;疗效预测;轻度梯度提升机算法模型   
      35
      |
      0
      |
      0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953006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6-03
    0